推進基本醫??缡‘惖鼐歪t費用直接結算,是完善醫保制度、解決人民群眾突出關切的重要改革舉措。作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2016年以來,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工作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人們能夠深切感受到變化就在身邊:從住院起步,直接結算范圍逐步擴展到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覆蓋主要報銷類別。
截至2021年底,國家醫保局已基本實現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和異地就醫線上備案服務統籌地區全覆蓋,所有省份啟動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7月26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新增備案人員種類、擴大直接結算范圍,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將更便捷!到2025年底前,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門診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實現翻一番。
文件發布的熱度尚未散去,8月1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多個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關于推進異地就醫結算建議的答復,其中包括對取消異地就醫備案、提高異地報銷比例、實行醫療費用全國統一結算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異地就醫線上成功備案超160萬人次
國家醫保局表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采取備案制管理,主要是為了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引導參保群眾合理有序就醫。同時,通過登記備案將參保人信息納入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庫,以便就醫地為參保人提供精準高效的跨省直接結算服務。
國家醫保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簡化和優化包括異地轉診在內的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一是取消繁瑣證明蓋章。取消需就醫地提供的所有審批蓋章證明,住院跨省直接結算直接備案到就醫地,無需指定具體的醫療機構,方便參?;颊呖缡‘惖鼐歪t直接結算。
二是統一備案材料。《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全國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的通知》(醫保發〔2020〕18號)從全國層面統一了包括異地轉診人員在內的異地就醫備案人員登記備案材料清單。
三是擴大備案渠道。依托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微信小程序和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異地轉診人員可實現線上快速備案。
四是探索自助備案。推行個人承諾制,取代傳統的備案管理,免證明材料、免經辦審核,異地就醫患者可即時開通、即時享受跨省直接結算服務。
目前,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均可通過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微信小程序和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線上備案。截至2022年6月底,通過國家統一的線上備案渠道累計成功辦理備案166.66萬人次。
國家醫保局將進一步優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逐步統一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服務,讓參保人員享有更加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服務。
異地就醫報銷比例短期內難以大幅提高
近年來,國家醫保局按照中央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有關任務部署,鞏固健全全民醫保,統籌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功能。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左右。
在做好住院醫療費用保障的基礎上,居民醫保普遍開展普通門診統籌,各地根據《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正在推動建立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把多發病、常見病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從50%起步,并同步完善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逐步減輕參保人員醫療費用負擔。
同時也要看到,基本醫保實行屬地管理,統籌地區要合理設置籌資待遇管理等具體規定,實現基金收支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由于地區間經濟社會發展、醫療消費水平和人口老齡化程度不一,基金支撐能力和運行情況也有差異,一些統籌地區基金運行壓力較大,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當期赤字,短期內難以實現全國異地就醫報銷比例的大幅提高。
國家醫保局表示,近期印發的《通知》,旨在通過政策優化集成、管理規范統一、業務高效協同、服務精準便捷,破解人民群眾在異地就醫結算中堵點、難點問題。
明確支持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可以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醫保待遇,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可低于參保地相同級別醫療機構報銷水平,并明確了相應的標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跨省異地就醫待遇保障相對較低統籌地區的報銷水平,進一步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保障了參保群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合理就醫需求。
醫保信息平臺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目前,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已全面建成,國家醫保局以醫保信息化標準化為抓手,積極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提升參保人跨省異地就醫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一是持續優化完善信息系統,提供便捷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印發《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接口規范(V2.0)》,拓寬系統功能,支持醫保電子憑證、身份證、社??ǖ榷喾N就醫介質,增加自助備案功能,同時提升系統性能,提高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成功率。
二是完善跨省異地就醫業務協同管理機制,形成分工明確、職責明晰、流程統一的跨省異地就醫業務協同管理體系。依托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建立業務協同管理機制,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線上備案、費用協查、問題協同、信息共享等工作,通過定期開展內部通報,建立每日“異”報機制等措施,督促各地抓好落實,提高跨省異地就醫業務協同響應效率。廣東省基本做到了異地就醫備案類問題2個工作日內回復,系統故障類問題1個工作日內回復,其他類問題最長不超過10個工作日,嚴格落實協同時限要求,不斷提升經辦服務質量。
三是規范跨省異地就醫資金清算流程。目前,依托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每日自動生成跨省直接結算的日對賬信息,實現參保地、就醫地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和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的三方對賬。就醫地經辦機構會在次月20日前完成與異地定點醫藥機構對賬確認工作,并按協議約定,按時將確認的費用撥付給定點醫藥機構。
據國家醫保局數據,近年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加快推進,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基本實現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和異地就醫備案線上服務統籌地區全覆蓋,所有省份啟動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住院、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已聯網24.67萬家定點醫藥機構,惠及參保群眾就醫3772.21萬人次,累計減少參保群眾墊付2019.76億元。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抓好《通知》落地,加大政策宣傳培訓,指導各地今年年底前做好政策銜接過渡,確??缡‘惖鼐歪t直接結算政策落實落細。國家醫保局還將進一步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四個機制,更好地保障各類參保人群權益,促進制度長期穩定可持續運行。